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

41个集聚区撑起苏州现代服务业

发布者:admin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0-08-11
来源:苏州日报
 
    苏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魄力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,努力实现从“苏州制造”到“苏州创造”的转身,这其中,自然少不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显身手——
    □本报记者 燕 冰 实习生 刘 刚
    在当代主流经济学理论中,服务业占GDP之比,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。
    2004年底,苏州在全省率先做出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,服务业发展开始提速发力。从2005年开始,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5%,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50亿元,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,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六位,占GDP的比重达39.4%。正是伴随着苏州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新型业态、重要载体登场亮相,并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——苏州服务业发展的三成贡献正是源自于全市41个集聚区。
    盘点
    服务业增加值三成来自集聚区
    4年前,昆山花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还只是沪宁高速公路上一个收费站的名字;如今的花桥,以一座国际商务城名闻天下,成为长三角经济板块上的一个闪亮点。
    2006年8月,省政府批准成立花桥经济开发区,这是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;2007年3月,花桥国际商务城被省发改委列为全省三大商务服务集聚区之一,当年6月,被首批列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,先后被授予“2009中国最佳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奖”和“中国10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”称号。
    经过4年的开发建设,昆山人将花桥建成了一座现代服务业新城。数十家企业把中国地区总部和华东地区总部定在这里,法国凯捷、华道数据等一批金融服务外包“大鳄”在这里扎堆,普洛斯、宝湾物流、新熙地等大型物流企业在此安家。目前,花桥国际商务城已累计引进各类服务业项目300多个,其中规模较大的120多个,总投资超过450亿元,2009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亿元,占GDP比重超过51%。眼下,花桥国际商务城正以金融服务外包示范区为切入点,全力争创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。
    花桥国际商务城可以说是苏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一个典范、一个缩影。也是在2006年,我市出台了《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》,根据本地的自然禀赋、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,提出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“1516”服务业发展的格局,即形成“1个服务业高地”,构建“5条服务业发展轴带”,打造“16个服务业功能集聚区”,明确要求“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我市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”。随后我市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若干意见》,明确了集聚区建设的目标,即到2010年,集聚区实现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达到30%以上。如今,4年前定下的这个目标已经实现。
    集聚区“当仁不让”地成为苏州各地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抓手,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、提升点和亮点。目前,苏州市拥有18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占全省总量的五分之一,其中包括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等7家物流园、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等4家大型专业市场、苏州科技城等3家科技创业园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中心等2家中央商务区、1家软件园(昆山软件园)、1家创意产业园(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)。
    包括上述18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内,全市总共有41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其中有吴中科技创业园等10家科技创业园、华东国际塑化城等4家大型专业市场、平江路休闲旅游特色街等4家文化休闲旅游区、张家港市金港物流中心等2家物流园、1家中央商务区、1家软件园、1家创意产业园。
    效应
    一幢大楼一年成交235亿元
    一幢3万平方米的大楼,2009年成交额达到235亿元,上缴税收1.83亿元……这幢“吸金”大厦是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的交易大楼,也是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    近年来,张家港充分发挥港口集散优势、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,以及化工生产企业集聚优势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 2002年,张家港建办了化工品交易市场,并把它作为化工服务业的集聚区域,形成了以保税区瑞明大厦为主的交易及综合服务区,以上市公司长江国际为代表的储存区,以众益化工物流为代表的配送分拨区。
    化工品交易市场功能的不断完善又促进了企业的集聚。一串数字印证着化工品交易市场这几年的飞跃:市场内入驻客商从建办初期的88家增至目前的930家,成交额从 2002年的 40亿元增至2009年的235亿元,企业成交额累计超5亿元的企业有2家、超1亿元的企业有26家;工商税收从2002年的500多万元跃升至2009年的1.83亿元;市场已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液体散化集散地之一,市场成交量、成交额连续多年名列全国散化行业第一名。目前,化工品交易市场现货价格已成为全国化工行业的“价格晴雨表”,并被海关总署作为进出口化工品的重要审价依据。
    经过几年的发展,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资源集合、产业集群、服务集成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。今年上半年,我市41家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576.2亿元,上缴利税56.72亿元,完成投资108.7亿元,其中18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438亿元,上缴利税53.8亿元,完成投资96.7亿元。
    市发改委表示,下一步,苏州将加大力度支持41个不同业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增强集聚效应,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,降低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,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功能提升,争取尽快成为服务业发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新高地。同时根据我市的城市定位,加强规划引导,到2012年将建成各类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60个,使之成为我市服务业总量增长、拉动投资和实现税收的核心区域。
    互动
    41个集聚区一半在开发区
    苏州工业园区是先行先试的领跑者,而现代服务业素来是其发展倚重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。
    统计数据表明:2009年,园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365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.5%,较 2004年末提高了9.2个百分点。如今,园区已规划建成国际科技园、环金鸡湖商务旅游区、现代物流园、生物纳米园、沙湖创投中心、月亮湾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2个,这些服务业集聚区将从四方面进一步推进园区内的金融、现代物流、服务外包、文化旅游等发展。
    在苏州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,三次产业比例不断调整,第三产业占比一路攀高,从1978年的 16.2%,到 2004年的32.1%,再到2009年的39.4%。从世界范围内城市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来看,“三二一”产业结构具有更大的发展弹性和活力,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“三二一”经济结构,现代服务业不但占据了产业链的最高端,而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,以及对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巨大的整合功能。
    而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实践证明,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能够并且已经实现了良性互动。苏州拥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7个(其中国家级5个,省级12个)。如何利用好开发区优势,实现与区内制造业企业良性互动,是加快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。事实上,苏州的41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近一半在开发区内。一方面,开发区良好的制造业产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;另一方面,现代服务业,尤其是面向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研发、物流、营销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,降低了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服务成本,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,从而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,“苏州制造”正在向“苏州创造”转变,“世界工厂”正走向“世界办公室”。
    2009年,苏州提出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,确定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,苏州将通过做大三产、做强二产、做精一产,力争到2020年形成产业结构排序为“三二一”的新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