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

【羊城晚报】粤味文创发展走上“快车道”

发布者:admin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6-05-14

羊城晚报记者 黄宙辉  实习生 吴大海  通讯员 刁定宏

去年文创产品营业额近10亿元,一天被“爆买”一万多单产品——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销售让业内艳羡不已。5月13日,在深圳文博会举行的“旅游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高峰论坛”上,北京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副处长刘松林为大家“传经”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,广东的文创产业发展也正走上“快车道”。


每年砸2亿研发文创产品

打开“故宫淘宝”的淘宝网店,琳琅满目的产品扑面而来:顶戴花翎遮阳帽、宫廷美人盆栽、雍正御批折扇……它们都带着故宫文化的独特烙印。这个主要针对年轻人的淘宝店目前粉丝量已达53万人;它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超10万。据悉,去年该单位与阿里巴巴旗下“聚划算”进行跨界合作,曾创下一天1.6万订单的好成绩。

早在1952年,故宫博物院就成立了自负盈亏的故宫文化服务中心,“故宫淘宝”就是该中心运作的结果。刘松林介绍,北京故宫博物院专门组建了数字产品研发团队,将专家研究成果通过有趣的形式,传达给年轻观众。“目前,故宫博物院累计的文创产品有8000多种,总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。”刘松林告诉羊城晚报记者,“我们每年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近2亿元,研发产品上千件。”

请专家严格把关保证品控

不少博物馆将文创产品外包给第三方公司,做出来的东西像地摊货,吸引不了顾客的兴趣。刘松林说,故宫博物院的做法是直接找各行业的领先企业合作,从选题、设计、选材到完成,每个项目都由两个专家把关。他举例,故宫博物院铜质产品的合作方就是一个铜器制作家族的第四代传人,有一定加工实力,“直接与厂家结合的话,我们的成本会降低,质量也有把握”。

风光无限的故宫博物院也有困境与瓶颈。“首先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,还有激励机制问题,这些问题全国博物馆都存在。”刘松林介绍,公益性博物馆的支出由财政负责,而用于经营的收入全部上缴国家财政,没有任何激励机制。国家也没有税收等优惠政策或拨款,尤其是用于研发的资金。而尝试市场化运作也会有风险,如果有市场资本注入,就等于把博物馆的资源拱手让人。

“故宫博物院的模式不能复制。”刘松林同时也指出,“国内大部分博物馆能凭文创赚钱的不多,自己研发基本是亏的,因为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大,一个产品需要投入二三十万元。”

广东文创要抓住本土特色

目前,广东文创产业发展正在快车道上。在昨日的论坛上,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启宇表示,广东近现代及海上丝绸之路文物、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;广州、深圳、东莞及佛山的创意设计产业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;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2%,占全省GDP比重不断增加。据了解,过去十多年,深圳文创产业年均增速20%;2015年,深圳GDP达1.75万亿元,文创产业占去10.1%。

广东各类文化机构也根据各自特色推出相应的文创产品。去年,广东省博物馆结合当时正在展出的广东地区宋元绘画展,推出了团扇、手机壳、信笺等一系列文创产品,颇受市民喜爱。联合书店也推出了“广州嘢”、“UN良品”等贴近本土新生代的文创产品,收获了该书店盈利的三成。

此外,广东地区的文博机构还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产品及服务。佛山九江双蒸博物馆成立6年来都没有亏过钱,就是因为在门票收入外,他们研发出了博物馆的专有产品——酒糟花生、酒糟腊肠,极受游客欢迎。对此,刘松林十分赞同:“我们不建议每个馆都采用故宫博物院的方式,因为同质化太严重。各地、各类文博机构的文创产品就得有自己的特色和元素。”

黄宙辉、吴大海、刁定宏